洗碗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洗碗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乔尔·霍顿(Joel Houghton)于1850年在美国注册了台机械洗碗机。当下电动洗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温高压下喷射的水流对餐具进行一个全方面的冲刷而达到清洁效果,洗涤剂则可以将餐具表面的油污进行分解。
洗碗机分类方式比较复杂,可以按照用途、结构、安装方式、控制方式、传送方式等进行分类。我们需要了解的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安装方式和容量分类。
按照安装方式,洗碗机可以分为嵌入式、独立式、台式、水槽式:
台式洗碗机在摆放以及使用上都较为灵活,但是容量相对较小。嵌入式洗碗机与家中橱柜相融合,更加节约空间,体积容量也较大,但是需要在装修时预留出洗碗机的位置。水槽式洗碗机是洗碗机中的新产品,也不会占据额外空间,但是容量较小,价格也比较高昂。独立式洗碗机是常见和实用的品类,接下来将详细介绍。
依照容量划分,洗碗机通常分为 4套、6套、8套以及 12套/13套(其中12套和13套是一个概念,12套是按照国内标准划分,13套则是按照国际标准划分)。
喷射式洗碗机简介:
在洗碗机洗碗过程中,通过高温高压喷射水流对餐具表面的机械冲刷,洗涤剂对餐具表面油污、残渣的皂化与分解,热水对食物余渣的浸泡澎化,使餐具表面油污、残渣及食物余渣迅速分解与脱落,餐具表面重现清洁和光亮。在高温高压水柱的冲刷和洗涤剂的强效去污双重作用下,有效洗脱有害病菌,达到清洁与除菌的双重效果。
机械作用
1在洗涤泵的驱动下,洗涤液呈喷射状态对餐具表面的直接冲刷。洗涤液对餐具表面的直接冲刷作用,与从喷臂喷出射流水的压力,角度及速度有关。
2洗涤液呈喷射状态对餐具表面的间接冲刷。洗涤液喷射至餐具及内胆后反弹,及喷射后回流洗涤液对餐具表面的冲刷作用。
化学作用
1通过含有离子交换树脂的软水器,有效除去影响皂化反应的钙、镁离子,改善水质,使洗涤剂充分发挥作用。
2洗涤过程加入的洗涤剂与餐具中油脂起良好的碱性皂化反应,使油污脱离餐具。当水温达到45℃~50℃时中活性物质能发挥作用。
对于洗碗机的选择,4套不推荐,因为容量太小,并不具有实用效果。一般来说6套起步,针对1-2人使用。3口之家则推荐8套,但是8套只能洗1-2口锅。因此长远的看还是容量越大越好。我总结了大容量洗碗机的以下优点:
(1)大容量洗碗机既可以洗锅,也可以洗碗。如果家里赶上朋友聚餐,小容量的洗碗机只能分批次洗涤,甚至手洗。
(2)大容量洗碗机放餐具的时候,摆放更随意不受限制。
(3)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容量洗碗机洗涤效果更好,因为13套装了更大功率电机,水压一般在32000pa,而8套洗碗机水压一般比13套低5000pa。此外,小容量洗碗机经常会有冲刷不够干净的困扰。
简言之,选择原则基本就是买大不买小:在能承受的价位和空间基础上,尽量选择大容量的洗碗机。
超声波洗碗机:
超声波洗碗机利用的是超声波清洗的原理:当超声波经过液体介质时,将以较高的频率压迫液体介质振动,使液体分子产生正负交变的冲击波。当声强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中急剧生长微小空化气泡并瞬时强烈闭合,产生强烈的微爆炸和冲击波使被清洗物表面的污物遭到破坏,并从被清洗表面脱落下来。虽然每个空化气泡的作用并不大,但每秒钟有上亿个空化气泡在作用,就具有很好的清洗效果。因为超声波可以穿透固体物质而使整个液体介质振动并产生空化气泡,因此这种清洗方式不存在清洗不到的死角,而且业内证明超声波清洗的洁净度高。
初的洗碗机采用的是类似于目前波轮洗衣机的涡流洗涤原理,费水、费电、洗涤效果差。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到目前为止,洗碗机已实现了从结构、原理到控制方式的飞跃,洗碗机技术已达到了相当完程度,基本上采用了洗涤方式:即将洗涤液以三维立体方向喷射到被洗器皿表面,冲刷和淋洗餐具的方式洗涤,且洗涤、消毒、干燥整个过程自动完成一系列程序。